10月以来,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主要运价指数持续攀升,为长期低迷的行情带来阶段性回暖信号。
最新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连续第四周反弹,截至10月31日,指数来到1550.7点,涨幅达10.5%,且已连续一个月反弹。
四大远洋航线再度全数反弹,其中美西线涨幅最大,单周飙升22.94%;美东线上涨13.39%;欧洲线和地中海线分别周涨7.87%和12.41%。
从具体运价来看,美西线和美东线每40尺柜分别上涨494美元和404美元;欧洲线和地中海线每20尺柜则分别上涨98美元和219美元。
01船公司控舱护价
船公司持续采取控舱减供、喊涨止跌的策略以维护运价,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据统计,在10月27日至11月30日的五周监测期内,全球主要航商累计取消58个航次,取消率约8%。其中亚欧/地中海航线(占43%)、跨太平洋东向航线(占40%)成为航次削减的重点区域。
航运业资深人士对近期美国和中国同意暂停实施对航运制裁措施表示满意,这一为期12个月且暂停征收港口费的政策,被认为将使出货量有望恢复正常,对各方都有利。
受此影响,不少海运业者陆续发出通知,计划调涨11月运价。
02航运巨头集体宣涨
每年10月至11月通常是亚洲至欧洲、美洲等主要航线年度合约谈判的关键窗口期,多家航运巨头近期也陆续宣布调价措施。
马士基自11月12日起,将针对从文莱、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至北欧和地中海航线征收旺季附加费。
11月3日,达飞公布了亚洲-北欧航线的新FAK费率,自11月15日起实施。新标准为:小柜1700美元,大柜3000美元,较10月中旬报价分别上调300美元和400美元。
同日,地中海航运也更新了远东至欧洲地区的运价,涵盖北欧、地中海、黑海等多个方向,同样自11月15日生效。此次调整中,小柜运价上涨约180至400美元,大柜涨幅约在300至500美元之间。
03实际涨幅待观察
业内人事指出,本周SCFI上涨开始反映船公司11月1日的涨价计划,但涨幅未达预期。
美线以进舱日为准,尽管开盘价喊涨,但由于变数较多,因此运价能否上涨以及涨幅大小,还需看下周的实际订舱状况。
目前美东线运价维持在约2900-3100美元,部分船班有小幅修正;美西线运价落差较大,每40尺柜报价约1900-3100美元。
04年末行情可期
有船公司分析,亚洲多国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美国对中国降税10%,美线客户可据此在有利国家采购并排定出货计划。
加上亚洲农历年前备货需求,年末出货高峰有机会提早启动。不过,考虑到采购重新布局和美国通胀因素,预估初期货量将温和增加,过年前市场有望呈现“稳中带涨”的修复行情。
05市场仍存不确定性
尽管中美谈判后市场有回温迹象,但美国仍将继续对中国发起301条款调查,关税政策存在变数,货主会观察其持久性和稳定性,这可能影响拉货情况。此外,通胀等因素也干扰着市场。
目前11月中前涨价未达预期,运价维持平稳,美西线运价落差大,美东线报价在2900-3100美元之间,后续市场行情仍需进一步观察。
船公司主要依靠激增空班减少供给来支撑运价,这种人为控舱策略能否持续带动市场回暖,尚待时间检验。
航运市场正经历一场微妙平衡:一方面,船公司通过精准的供给控制推动运价上涨;另一方面,货量实际增长仍显乏力。未来几周的订舱情况将成为判断这波涨势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回暖的关键指标。(文章来源:飞点跨境)